“石介倡古文以矫骈俪,其心可嘉,然其‘怪说’余绪,确已为后学引入歧途,今日黜落‘太学体’,正是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而诸位皆言黜落‘太学体’恐失人才,怨谤丛生,然则何为真才实学?”
欧阳修的声量很高:“岂是寻章摘句、堆砌奇字、文意破碎、以艰深文浅陋者乎?非也!”
他站起身,从案头另一摞精心挑选出的优秀试卷的最上方,取出一份赋作。
“真才实学,当如是篇!”
欧阳修随后将这份赋作递给身旁的王珪:“禹玉,你来看!看此文是否当得一个‘甲上’之评?”
王珪心头一凛。
按照历届礼部省试的判卷规则,通常来讲,判卷官对帖经以外的其他部分,最高只能给到“甲中”的评分,而帖经最高则只能评“甲下”。
而哪怕是帖经以外的部分,其实“甲下”也是正常满分了,“甲中”则是判卷官特别欣赏,又认为其水平超过正常满分的卷子,才能给到这个评分。
至于“甲上”的评分,有且只有身负“知贡举”或者“权知贡举”差遣的礼部省试主考官,才有这个权限给出。
通常来讲,谨慎一点的主考官,怕事后引起争议,都是不会行使这个权力的。
而一旦有主考官行使这个权力,就意味着这份卷子,是拿出来作为判卷标杆的,下面的判卷官们,都要以此为标准来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mayastarli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