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文风之弊,积重难返,非猛药不可去沉疴!”

        欧阳修抬起头,目光扫过堂内或明或暗投来的视线,高声说道。

        “这些赋作。”他指了指那堆被罢黜的卷子,“看似深奥,实则空洞无物,堆砌辞藻,晦涩难懂,全失文以载道之本旨,此等风气,若再容其在科场得势,将误导多少士子?败坏多少人心?长此以往,文章将沦为奇技淫巧,士林习气必趋浮夸虚诞,于国于学,皆遗祸无穷!”

        众人皆是默然。

        欧阳修这话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当然有道理,但很多人想的是,以前干嘛去了?难道“太学体”是今年才兴起的吗?不是吧。

        所以,很多人琢磨,这件事说穿了不就是官家觉得太学一家独大,而且势力明显越来越大,若是继续维持这种“进士出身太学者十有六七”的局面,必然会威胁皇权吗?

        如果不是官家想这么做,主考官的位置未必会落在欧阳修的头上。

        一位来自太学的判卷官终于忍不住开口,他被分到了负责帖经部分的判卷工作,这几天眼看着所有诗赋策论使用“太学体”的卷子都被黜落,差点都快憋爆炸了。

        “欧阳学士,太学诸生用此文体久矣,石介先生当年倡古文,讲矫枉需过正,后学效仿其形,或有偏颇,然其中未必没有真才实学之人,如此一概罢落,岂非因小失大?况太学乃国家育才重地,如此处置,恐寒了太学人心,亦损朝廷体面。”

        “取士之道,关乎国本,岂能以‘体面’二字遮掩其非?”

        黜落太学体这件事情是官家交给他最重要的任务,欧阳修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