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听了陆北顾之言,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他为人谦和,从不以己之长傲人,陆北顾的坦诚并未引来他的轻视,反而更加期待这篇散文。
毕竟,作为散文大家,曾巩深知一篇好的散文,立意、结构、气韵、辞章缺一不可,其难度绝不下于一首好诗,甚至犹有过之。
陆北顾愿意尝试,本身就值得鼓励。
舱内气氛悄然变化,适才争相咏诗的激昂余韵沉淀下来,众人屏息凝神地期待着陆北顾的散文作品。
陆北顾在木箱上铺开纸张,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从乌林丘顶拾起的黝黑石头上。
石面粗糙,那几道疑似灼烧的暗痕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他提起笔,墨在砚中润开,如同此刻他心中翻腾的思绪,亟待倾泻。
随后,思考完毕的陆北顾,提笔写下这篇散文,一气呵成。
“《过赤壁古战场记》
丙申之秋,余偕诸友同舸,泊于乌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