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物灵谱》里也提到过,某些特定材质(如美玉、沉香、古铜)本身气息纯正温和,可以作为“灵媒”或“放大器”,辅助感知其他物体!

        他立刻翻出那几块“?”前辈留下的练习玉片,尤其是那块刻着“致”字、气息温润醇厚的羊脂白玉片。

        他再次尝试。一手紧紧握着白玉片,借助它平和稳定的气息来安定和放大自己的灵觉,然后再次将目光投向博古架上的器物。

        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

        虽然依旧模糊,但他似乎能“看”到一些器物周围萦绕着极其淡薄的光晕或气场。大多数老货都带着一层温和的、颜色各异的微光;而几件他早知道是仿品的玩意儿,则要么光芒刺眼浮躁,要么灰暗呆滞,甚至有一件清末仿明的青花盘,周围还绕着一圈不和谐的、暗沉的光晕,像是被什么东西污染过。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最初级的、模糊的感觉,但确确实实是“观气”的雏形!

        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恨不得立刻跑去告诉金爷这个好消息。但转念一想,还是稳住了。这点微末道行,在金爷那种老狐狸眼里,估计跟刚学会爬的婴儿差不多,就别去献丑了。

        他更加刻苦地练习起来。手握玉片,对着店里的东西看了又看,努力分辨那极其微弱的光晕差异,并与自己触摸感知到的结果相互印证。

        渐渐地,他不需要一直握着玉片了。他能更快地进入那种凝神状态,捕捉物体的“气”。虽然依旧无法像触摸感知那样得到详细画面和信息,但对于快速判断一件东西的“新老”、“好坏”、“祥和不祥”,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快速筛查”功能!

        这天周末,琉璃厂人流量大。陈墨白看店,一边应付着零散的顾客,一边继续他的“观气”练习,现在这几乎成了他的本能,看人先看气,看物更看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