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容冷越凯旋归来后的日子里,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层喜悦祥和的薄纱所笼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欢快的氛围,百姓们的脸上满是笑容,处处张灯结彩,仿佛在庆祝一场盛大的节日。而风澈的名声,也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在京城传开。百姓们对他的勇敢机智赞不绝口,纷纷传颂着他在皇帝出征期间,如何守护好了京城,是京城的大英雄。

        然而,风澈并未因这如潮的赞誉而骄傲自满。他的内心如同深邃的湖水,平静而沉稳。他深知,这次的危机虽已暂时解除,但隐藏在暗处的威胁,或许如同潜藏在深海的暗流,并未完全消散。为了能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挑战,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了他刻不容缓的使命。

        白日里,阳光洒在国子监的庭院中,风澈依旧如往常一般,恭敬地跟着太傅去国子监听课。课堂上,他全神贯注,不仅深入钻研儒家经典,探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智慧;还广泛涉猎兵法谋略,从古代名将的战例中汲取经验。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当夜幕降临,东宫的练武场上,月光如水洒在风澈的身上。他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在练武场上挥洒着汗水。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每一次剑花的舞动,都带着他对提升武艺的执着。常常练到汗水湿透衣衫,贴在他的后背,可他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仿佛不知疲倦。

        一日,风染霜看着在练武场上疲惫却眼神坚定的风澈,心疼之情溢于言表。她迈着轻柔的步伐,走到风澈身边,轻声劝道:“澈儿,别太累着自己,凡事都得慢慢来。”

        风澈听到娘亲的声音,停下手中的剑,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对娘亲说道:“娘亲,我不累。经过这次的事,我明白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只有变得更强,才能更好地守护大家。”

        风染霜欣慰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赞赏与心疼。她知道,儿子已经在磨砺中逐渐有了自己的担当。“既然如此,那你也要注意身体。对了,苏墨那孩子最近怎么样?”

        “苏墨很好,”风澈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仿佛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他现在开朗了许多,还经常帮我处理一些文书事务,我打算等过些日子,带他去宫外转转,让他多见识见识。”

        又过了几日,风澈满心欢喜地找到苏墨,兴奋地说:“苏墨,我跟父皇说了,他同意我们出宫去转转,咱们明天就出发!”

        苏墨眼中瞬间满是惊喜,那惊喜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火:“真的吗?风澈,我还从来没好好逛过京城呢。”

        第二天,晨曦微露,风澈和苏墨早早地换上便服,带着几个侍卫,低调地出了宫。京城的街道已然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仿佛一首热闹的市井交响曲。苏墨好奇地左顾右盼,看着周围的一切,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们先来到了京城最繁华的集市,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五彩斑斓的绸缎在风中轻轻飘动,精美的瓷器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小巧玲珑的手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风澈带着苏墨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会儿在一个木雕摊前停下,挑选出一个精致的小木雕递给苏墨,那木雕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活过来;一会儿又在糖葫芦摊前,买了一串糖葫芦递给苏墨。苏墨开心地接过糖葫芦,咬下一颗,那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他开心地笑着,那笑容如同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所有的寒冷。

        “风澈,你看那个!”苏墨突然指着一个卖字画的摊位,摊位上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吸引了他的目光。画中,青山绿水,白墙黑瓦,小船在碧波上荡漾,仿佛能听见那悠悠的摇橹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