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张载立即抓住契机:“大师既承认‘沁凉入骨’,便是认了气之感应!《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感通非气而何?”

        “感通是心。”契嵩掌中雪水已化作莹莹水光,“雪映心镜,镜现雪影。镜不动而影万千,此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孩童以冰透镜聚日取火,不知是火自日生,还是火自冰生?”

        张载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仔细思忖后,答道。

        “冰镜聚光,如勺取水。水本在河,非勺所生。”

        “善哉!”契嵩合掌微笑,“儒者格物如制冰镜,所见光热终是日光;释家修心若磨心镜,所见智慧本是心光。施主执着分辨镜与光,岂非忘了一切镜光皆归大明?”

        此刻夕阳西斜,金辉恰从窗棂斜射而入,照得契嵩手中残水璨然生辉。

        满堂士子只见老僧立于光中,掌中水珠竟映出七彩圆光,不由得屏息。

        张载开口哑然,他的脑海里在飞速运转如何回答,但对方这话委实说得漂亮,竟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这老僧好生狡猾,又被绕进去了!

        堂下士子们投向他的目光,有同情,有失望,有困惑,更有不少流露出对契嵩精妙佛理的深深叹服。

        真如堂内,一片沉寂,只有檀香在无声地缭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