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据《周礼》一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此常赋也。至成公时戎患频仍,令每丘增造甲胄,乃农隙制兵,《穀梁》责‘农工易职’者,忧夺民穑事、坏礼制分业,非谓赋敛。杜预强解‘丘出甸赋’,使成公赋税四倍于前,然哀公‘用田赋’倍征已致‘公室不足’,若成公果取四倍,《春秋》当书‘初税甲’而大书‘饥’‘盗’矣。

        故杜谬有三:一昧书‘作’不书‘初’则非始祸之例;二淆军赋定制与横征暴敛之别,三违《穀梁》本斥‘易职’非‘重赋’之旨。要之,‘丘作甲’乃战时民兵之备,夫子贬其‘非正’者,警后世舍井田协作之本,开全民皆兵之气象耳。若如杜说,则《春秋》当比‘税亩’‘田赋’而加‘初’字,岂容轻纵?”

        这道题答完,陆北顾感觉自己头脑一阵轻微的眩晕,连眼前的字似乎都歪斜了起来。

        他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方才稍微缓过来。

        不过不知道为何,视线还是有点歪斜,他只能硬顶着这种不适感继续作答了。

        最后两道题,难度同样极高。

        “《春秋》三书‘不郊,犹三望’,《穀梁》谓‘犹者,可以已也。’然‘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亦书‘犹’。

        ‘犹’字之训,一为贬其‘不已’,一为幸其‘未废’。夫子于‘三望’书‘犹’,悯周礼之遗耶?抑贬鲁僭之甚耶?”

        此题原文其实不出自《穀梁传》,而是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记载的“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犹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不郊而望祭也。”

        公羊学者认为鲁国僭越天子之礼,行“望祭”,也就是祭祀境内山川,且在未行南郊祭天大礼的情况下行望祭,是双重失礼,故书“犹”以讥之。

        但穀梁学者则并不这么认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