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陆北顾先是快速梳理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关于宇宙本体的主要思想脉络,点明了玄学和佛学在“有无”和“体用”问题上的贡献与偏失。

        周敦颐微微点头,显然认同他对思想史流变的把握,也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有见识。

        陆北顾话锋一转,指向墙上那幅图的核心:“先生立‘无极而太极’,学生浅见,实有破有立,贯通有无,熔铸儒道之精髓。”

        “此‘无极’,非释氏之顽空,亦非王弼玄谈之绝对虚无。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至微至妙,是超越具体形质、不可名状的状态,近乎老子‘无’之境界,却非终点。”

        陆北顾指向下方阴阳鱼:“此‘太极’,乃‘无极’所蕴涵、所显发之至极之理、生生不息之动能,‘无极而太极’意谓这至高的、无形的本源,必然内在地蕴含着那化生万物的至极之理。”

        “而‘无极’非空,‘太极’亦非实有之具体物,二者实乃一体之两面,‘无极’言其本体之超越与无形,‘太极’言其内在动能与理则之显发。”

        “正如《易传》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极’近乎形上之道体,而‘太极’则是此道体所蕴含的、必将显发为形下万物之总法则。”

        陆北顾努力用清晰的语言阐释他对于“体用不二”、“有无相即”哲理的理解。

        这对于普通人来讲,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会有一种“每个字我都懂,但连在一起怎么就听不懂了”的疑惑。

        嗯,交流哲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跟交流数学是差不多的。

        听着陆北顾的话语,周敦颐原本紧绷着的脸庞稍稍松懈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