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对于陆北顾来讲,他之所以要帮助张载完善“气本论”,是因为在陆北顾看来这套理论,完全可以演变成更有助于促进近代科学产生的思想。

        因为近代科学,是绕不开对于宇宙本体的认识的。

        而“气本论”,只要稍加引导,即可很容易地产生“去研究构成宇宙的‘气’里面到底有什么”的问题。

        但程颢的提问性质就不一样了。

        这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哲学里另一个重要领域,也就是“心性论”。

        “心性感应,如见孺子入井,怵惕恻隐之心自然生发,此乃仁心之端倪。此‘心’感于‘物’,即孺子之危境,此‘感’岂非也是一种‘矛盾’之交感?”

        “然此交感所生,非杀伐争夺,乃恻隐之仁!此‘仁’之生发,是矛盾交感之自然结果乎?抑或是超越于矛盾之上、调和矛盾之根本力量?”

        “若矛盾为根本动力,则‘仁’之地位如何安立?‘浑然与物同体’之感,是矛盾调和之极致,还是超越矛盾之境界?”

        程颢的诘问非常刁钻。

        他直指“矛盾论”与儒家核心价值“仁”的关系,以及心性感通的超越性问题。

        换言之,程颢非常担心担心过度强调“矛盾”的斗争性,会消解“仁”的绝对性与超越性。

        对于现代人来讲,听到这个问题,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什么“仁”不“仁”的,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似乎在生活中也没有发挥什么重要影响,所以没有太大的价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