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与宋代其他散文一样,陆北顾的这篇散文,同样运用了一些文学创作技巧,对现实经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重塑。

        比如曾巩并没有谈及“元嘉北伐”,陆北顾在高丘上捡到的也不是断戟而是石头,同样,陆北顾也并非是睡不着才起来写下这篇文章记录感受。

        不过这些文学上虚构与重塑,并不影响什么,反而是宋代文人的常用手法。

        不多时,众人便陆续读完了。

        吕惠卿的脸色变幻不定,他方才还沉浸在自己诗作中,此刻却被这篇散文彻底震住了。

        “这、这当真是贤弟今夜所作?”他有些难以置信。

        看了看木箱上的散文,又看了看神情镇定自若的陆北顾,吕惠卿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震撼、佩服,甚至隐隐有一丝被比下去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对这篇奇文的敬畏。

        而王韶则是意识到,自己先前对陆北顾的认知,恐怕还是太浅薄了。

        陆北顾的这篇《过赤壁古战场记》,几乎下意识地让他想到了《阿房宫赋》里面那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这让王韶不由地感叹道:“此文文气贯通如长江大河,沉雄悲慨,竟似有杜樊川《阿房宫赋》之遗风!而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然自古征伐,庙堂筹策,或为一统,或为雪耻,然其代价几何?‘填沟壑、委泥沙者’何止万千!尤其‘徒令后人临此浩渺,慕其风流而忘其疮痍’之句,实在振聋发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