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宇举手开口道,“评估体系没有问题”,他说完补充道,“算法的报告是实验会议公开发表的,相信很多人都研究过了。”

        其他好几个人也跟着点头。

        其中也包括同治大学的田桂林,他还开口道,“我也研究过,评估体系的逻辑是能够自洽的。”

        “即便有什么问题,应该也和展示的结果无关。”

        有了鲍贺星的肯定,有了廖振宇和田桂林的保证,算法问题的议题就直接过去了。

        谭志明继续道,“第二个可能是能量参数的把控,或者说,设备本身的问题。”

        “这一方面,大家都可以发言。”

        第二个可能的覆盖面就很大了。

        设备本身的精准控制问题,包括了很多内容,论起会影响到某一区域出现粒子点位稀少的情况,也能想到好几个原因。

        好几个研究员站起来发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其中被认为可能性最高的原因是撞击处的真空管道存在大粒子,或者直白来说,存在某种气体分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