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轨迹,是粒子对撞所形成的理论上的完美状态。
那是最理想的情况。
真实的粒子对撞实验,受到环境因素、碰撞位置、能量差等方面的影响,所形成的粒子逸散轨迹图像和模拟轨迹存在偏差。
正常来说,只要进行的实验次数多,数据足够多,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总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
问题,就在这里。
前世的粒子对撞实验分析就发现,不管输入的数据量再多,所形成的图像也不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而是在一个固定的偏差数值上下徘徊。
这就是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张硕研究分析算法的目标,就是想去分析实验是否出现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相比超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性能并不高,进行的实验规模相对也比较小,所得到的分析结论偏差也很大。
但数据再少,也可能会发现信号。
他的目的不是证明存在轨迹偏移问题,就只是想进行一次分析,希望能找到‘可能的信号’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