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妥当,方翰民向二车间领导和厂部有关职能部门打过招呼之后,便在新的0602号设备开始了加氢还原的试生产。
带着四名助手,方翰民到岗位亲自进行示范操作,待还原反应正式启动后,他把岗位交给焦铁辉,“你来试试。”
看见焦铁辉通过不同的阀门,熟练调节各种工艺参数,方翰民问道:“焦师傅,你觉得这跟中试操作有什么不同吗?”
焦铁辉一边操作,一边回答:“我没觉得有啥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这里的设备在尺寸上要大些,中试设备比较小。”
“你觉得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参数调节的方便程度怎么样?”
“我觉得这里的控制和调节更加方便,中试装置上,反而不如这里方便。”
“咱们现在的工艺过程,完全是手动调节和控制,以后在二车间全面实施时,如果条件允许,将实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方翰民展望道。
“实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都交给机器操作,我们这些操作工不就没有用了吗?”焦铁辉考虑的倒很长远。
“操作工照样有用,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只是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工艺条件的控制和调节更加精确,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到那时,操作工不必一个一个开关阀门,只需坐在控制室观察仪表就可以了。”方翰民解释道。
“那可太好了!现在只操作一台设备,感觉不到累,如果将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操作几台设备,手脚还真闲不下来,这活确实不轻松。”
“但是,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并不意味着设备现场不需要人照看,定期巡查,也是操作工的一项任务。”
“巡查总比亲自手动操作简单多了,只要有点工作责任心,都不会把巡查当成多大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