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竟然还吸引到隔壁的小粉丝了。
她身形瘦小,两颊发黄,看着还没张居敬这个垂髫小儿大,但已经开始蓄发了,梳着整齐的双丫髻。
明代的儿童基本都是光头,有些七八岁开始蓄发,也有的十岁才开始。能蓄到扎髻的状态,起码也得两三年。
连嬅想起夜里经常听见的呜咽。她柔声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我叫珍娘,今年十三了。”吴珍娘答了话,又急急地催,“阿姊,你还没告诉我鲁老爷怎么对付食人族呢。”
算年龄,连嬅出生于嘉靖七年四月,虚岁才十二,倒比吴珍娘小一岁。
但她无意纠错,只是笑一笑:“你想知道的话,明天可以过来听,但别趴在墙上了。”
回去时王六娘还在收拾灶屋,连嬅把瓷盆归置好,装作不经意地问:“嬷嬷,西边那一户住了什么人?我夜里时不时听见些杂音。”
王六娘叹口气,摇摇头,说:“那是吴相公家,他们家也是造业。”
珍娘姓吴,她爹叫吴敬儒,是个饱学的书生,早早便中了秀才,还办过私塾。附近乡里的孩子都在他那里读过书,张居正也不例外。
这吴敬儒自恃才学出众,偏偏久试不第,迟迟中不了举。后来私塾也不开了,终日里和一些下九流厮混,不知怎么染上了赌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