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的人尚还不多,岂不显得太后娘娘不够排面。

        太后眼皮都没掀:“哀家自可以等她们,可这机会却不是次次都肯等人的。”

        这么一说连嬷嬷就知道太后是主意已定:“是,奴婢明白了。这样看,这杨美人倒是个敢为人先的,还知道给您送山参,自己也争气。”

        正说着,皇帝便来了,太后听到了他那句“好欺负”,没再继续和连嬷嬷交谈,转而颇为起兴地看向皇帝:“谁好欺负?”

        皇帝只是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太后见他不想说也不追问,就把纸上写好的两个名字拿给了他看:“原本呢这种小事也不必你过目,但哀家想着,好歹是你后宫的新人,你也要对她们多上点心才是。”

        按照太后的意思,是择定了杨美人主办,赵才人从旁协助。

        皇帝略扫一眼就撂开了:“让杨氏办罢。”

        言下之意,赵才人就不必了。

        太后却没想到皇帝竟当真有旁的意见,往前他在这些事上一向不多干涉。不禁挑眉:“看来杨氏是颇合你的心意。”

        在太后看来,赵才人还不曾面圣侍寝,没道理教皇帝不喜,那就该是杨氏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