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济流民粥厂(最低标准):XXX石粮/月】
【道路、水利等基础工程预备金:XXX贯钱/月】
【…】
每一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计算依据和人数、单价。林林总总加起来,是一个让苏源眼皮直跳的巨大数字。
“此乃维持现有体系运转、应对最低限度风险之刚性支出。”云芷解释道,“尚未包含:训练新军之额外耗费、购买战马之巨额开支、储备应对灾荒之粮食、以及…未来可能之扩张行动所需。”
她抬起眼,看向脸色微微发白的苏源:“减免贫户税赋,善心可嘉。然,减免之额度,需从何处弥补?削减军饷?士卒无饷,何以卖命?裁撤吏员?政务瘫痪,秩序何存?关闭粥厂?流民瞬间生变。”
她每问一句,苏源的脸色便苍白一分。这些都是他无法承受的后果。
“或,”云芷语气微转,“东家愿以自家私产补贴府库?然,即便倾尽东家所有,相较于庞大支出,不过杯水车薪,且非长久之计。”
苏源哑口无言。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维持一个哪怕是最小规模的秩序体系,其成本是何等巨大。他的仁心,在冰冷的现实和庞大的开销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苏源的声音有些干涩,充满了无奈。
“并非无所作为。”云芷否定了他的消极想法,“直接减免税赋,乃效率最低下之救济方式。钱粮散**家万户,监管困难,损耗极大,且易养懒汉。于我而言,乃无效投资。”
第三十四章、“仁心”的代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