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已经超过十比一的攻守伤亡比,往难听点说,乃是局面一边倒的、毫无胜面可言的送死战。
石鑫石将军尚在人世、坐镇西南时,确曾将毒竺、骆越两邦军队打得叫苦不迭,亡魂乱窜,一比十几乃至二十以上的伤亡比不是没出现过,也非屡见不鲜。
这样的数据比对中州方面来说固然是好事,但总有人想到这好事下可能藏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打仗时会死人,死人便会产生尸体。
大部分尸体都难以得到及时处置。
大部分尸体也都难以入土为安。
大多时候,这些尸体都是被弃置于荒野,慢慢腐烂腐化与融归大地,或是成为一些腐食动物的果腹之物。
只有少数既明军纪又讲人情的军队才有可能在打完胜仗后去尽量争取回同袍尸身,或就地安葬,或火化后将他们的骨灰帮忙带回对方故乡。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既是种英勇豪迈,也是种无奈。
事实上,为防止尸体长时间暴露腐烂衍生疫病,不论哪方,正常处理尸体的方式都是堆积火烧,一把火烧尽尸身与此生。
哪怕是用火烧,七八百具尸体处理起来也需花费不少时间,绝非易事,遑论上万具尸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