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京城某处守卫森严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大部分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或军装,神情严肃。空气里弥漫着烟味和高级茶叶的清香。

        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张工正拿着一份图纸,激动地挥动着。

        那图纸,正是孙浩那份粗糙的手稿。

        “…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张工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这份图纸是在原有基板基础上做的优化!我们连原基板还没完全吃透呢!我还真不好评估,但是!”他用力挥了挥手,“这些思路,这些参数设置的切入点,尤其是对欧姆接触层和掺杂梯度的想法,虽然推导过程有些想当然,但其指向的工艺路径,逻辑上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

        他深吸一口气,环视全场:“它与我们现有的装备契合度很高,如果按照这个方向调整工艺,可以最大地降低我们的改造成本,能快速地切入新技术的赛道,至少能让我们少走五年弯路!”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五年!在尖端国防领域,五年意味着什么,在场所有人都清楚。

        主持位上的负责国防科工的刘副主任沉声开口:“来源确认了吗?可靠性如何?那个叫孙浩的青工,背景彻底清查没有?有没有泄密风险?”每一个问题都像重锤敲在人心上。

        坐在下首的韩铁站起身,身姿笔挺如标枪:“报告首长!来源绝对可靠!孙浩同志背景三代清白,根正苗红。此次港城之行,正是他他敏锐发现这批基板的价值,并冒着巨大风险将其关键信息传递给我们,纯粹出于爱国心,一心报国,完全不考虑个人得失。”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这份图纸,是他在疗养院中自己一个人画出来的,期间除了一个勤务兵,再没有和其他人接触过。”

        “哦?”刘副主任锐利的目光扫过韩铁,又看向张院士。

        张院士点点头:“这个孙浩虽然学历不高,但就凭他对那批基板的敏感,就能看出,他应该是有一定天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