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棠落江珩 >
        地震结束了,但余波仍在每个人的心里回荡。灾后重建和募捐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组织捐款那天,苏棠翻遍了她的存钱罐,倒出所有硬币和纸币,在桌上数了三遍,一共十六块八毛。她小心翼翼地用橡皮筋捆好,第二天交给了班长。

        苏棠一家人终于离开了拥挤的帐篷,回到了那个墙壁有裂缝的家。老苏用木板暂时加固了最危险的东墙,母亲则每天用抹布擦拭家具上厚厚的灰尘。地震留下的不只是建筑物的伤痕,还有深夜里苏棠突然惊醒时的冷汗。

        源泉小学年久失修的教室在地震中几乎全部倒塌,学生们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周一升旗仪式上,校长宣布降半旗,全校师生为遇难者默哀三分钟。漫长的沉默里,苏棠听到周围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她盯着自己的鞋尖,喉咙发紧。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而无力。

        复课后没多久就迎来了期末考试。暑假前,班主任宣布了县教育局的新政策:由于源泉小学损毁严重,部分优秀学生将被转入新建的实验小学。当班主任念到“苏棠,年级第二”时,她抬起头,看到窗外那棵被地震震歪了却依然开花的石榴树,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重新立了起来。

        暑假开始没多久,施工队开进了家属院。每天早晨八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准时响起。工人们在高脚架上穿梭,修补地震造成的损坏。家属院新建了一间厨房,土院被混凝土重新浇筑,还加盖了一间南房。苏棠喜欢坐在院子里看工人们干活,他们的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颗颗小小的希望。

        七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杜若买了个西瓜,让苏棠分给工人们。“给张叔叔他们切大块的,”杜若嘱咐道,“剩下的我们端进屋。”苏棠认真地用菜刀把西瓜分成均匀的月牙形,再逐个分发给工人们。

        屋里,老苏正坐在沙发上看抗战剧。苏棠端着西瓜蹦跳着进屋,西瓜汁顺着她的手腕往下滴。

        将西瓜放在茶几上,苏棠抬眼看电视,见正好插播广告,她伸手去够遥控器,想换到少儿频道,老苏却突然推了她一把:“别乱按!”

        苏棠猝不及防,膝盖磕在地上,额头撞上了玻璃茶几。一阵尖锐的疼痛从额头炸开,眼前金星乱冒。她听见母亲倒抽冷气的声音,但下一秒就撑着茶几站了起来,甚至还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她随手抓起门口的垃圾袋,“我去倒垃圾。”

        走出家门,苏棠的脚步越来越慢。空地上堆着盖房用的沙堆,她绕到后面,慢慢蹲下来抱住膝盖。额头的疼痛已经变成了钝钝的跳动,但胸口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发闷。她用手指摸了摸撞到的地方,果然鼓起了一个包。一滴眼泪不受控制地砸在沙子上,立刻被吸收了无痕迹。

        杜若见女儿还没有回来,担忧地出门查看。只见那个瘦小的身影背对着她,抱膝坐在沙堆后面抹眼泪。杜若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女儿还不到十岁,却已经学会隐藏情绪了。

        杜若没有打扰女儿,忍着怒火回到家里。“孩子跟你亲近是拿你当亲爹,你就这么对她?”她哽咽道,“她自己在外面偷偷抹眼泪呢!”老苏哑口无言,黝黑的脸上露出懊悔的神色。

        暑假像一阵风似的过去了。四年级开学第一天,杜若给苏棠穿上崭新的连衣裙和小皮鞋,亲自送她到实验小学门口。新建的校园宽敞明亮,红色的教学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叫于婧,你叫什么?”课间,前排扎着双马尾的女孩转过头来,眼睛弯成月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