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司哪里敢原模原样进上,只得绞尽脑汁排了个改编版。
这改编版除了名字一样,其他地方跟民间版本简直没有半毛钱关系。
大意是说:某某圣君皇帝因虔心向道,感而有孕,生下一个仙胎,这仙胎生得三头六臂,什么担山赶月,呼风唤雨,统统不在话下,自出生以后就到处降妖伏魔,保佑国家风调雨顺,百姓们为他立生祠,建庙宇,供香火,称其为“大慈大悲降妖伏魔普济灵应妙善真君”。最后真君功德圆满,和皇帝爹一起白日飞升了。
这么爽的剧,而且还是以自己为原型,田慈看得尬爽尬爽的。
嘉靖不觉得尴尬,他还皱着眉头挑刺:“错了。”
钟鼓司掌印太监抬袖擦了擦汗,忙问:“不知哪儿出了差错,还请爷爷斧正。”
嘉靖道:“这戏里的仙胎怎么是个男身?”
其实这是太监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在农耕社会,儿子就是要比女儿精贵些,这是由当下的生产模式和医疗水平所决定的。
农耕社会,意味着具有更大力量的男性容易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优势。
医疗落后,意味着生育后代的死亡风险和后遗症概率会比较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