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神情一紧,正要迈步,却被天子以眼神阻止。
砰!
一声响,鲜血渗出。
朱桓痛呼一声,贴着柱子闭着眼缓缓滑了下去。
经验充足、看过不少大臣撞柱的内宦们一眼便看了出来:没撞死。
朱桓压根也没打算死。
他先说那番话,接着再‘决然赴死’,抱的是什么目的?
推动民间人最喜的阴谋论——毕竟见过现场的终究是少数人,毕竟天子掌权、但下面的舆论还是掌握在无数个像朱桓这样的人手里。
他们只需在传播时稍作修改,搞不好便能将朱桓打造成蒙冤受屈,为了清白甘愿赴死的高洁之士。
玩弄文字,那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