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谁人背责?笑话!且从今日看,禁锢监军的罪跑不了,罪名下来,便是谁人背责呗!”

        “不错,待这位领了罪,那河东之功也只能落到五皇子头上了。”

        “看似悬念尚在,实则答案已明,诸公且看便是!”

        如此论断,引得众人点头。

        “这位也未必会领罪。”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引得一片发疑:“禁锢监军不是小事,曹尚书既已提出,自要追查到底,公莫非在说笑?”

        “你们看那位慌了没?许宁楼是从箕山归来的,要是抓住了那位的把柄,今日曹尚书自会说出,可供纸上只有陈知兵和皇甫韵,答案还不明显么?”

        听到此处,众人恍然:“你是说,六皇子会让他们两个顶罪!”

        “慎言!”

        朝后的议论是不可避免的,会一块商议的都是政治上关系亲近之人。

        但这个答案不难推论,在散朝不久,大多数人心中便有了这个论断:周彻会让他人顶罪,自己则继续去争揽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