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镇岳正待发怒,但看到此人时却放下了脾气。
面前,是一个年约半百左右的老男人。
他身材干瘦,像是一块立起的棺材板;留着一撮胡须,眼睛小而狭长,却透露着如蛇一般的灵光。
贾道,此人曾在朝为郎官,因多谋而遭同行排挤妒忌。
又因背后无靠山,且不擅经文义理——同行挖坑,在一次儒学讲经时,误导其曲解经义,指责其将圣人之道‘毒’化。
朝廷问罪在即,聪明的贾道弃官不做,当夜渡河回到河东,并成为郭镇岳的军师。
郭镇岳得以迅速崛起,扫平其他贼军势力,全赖此人谋略。
“先生有什么要教我的吗?”郭镇岳客气问道。
贾道拱了拱手,道:“郭公,我等能长居河东,朝廷却奈何我们不得,无非两利。”
“一曰地利,我等居河北、朝廷在河南,可凭河而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