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伯眼眶泛红,叹了口气:“唉,这洪水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家的房子瞬间就被冲垮了,要不是乡亲们帮忙,我们老两口早就没了。现在老婆子又染了风寒,这荒郊野外的,连个正经的大夫都没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太医带着药箱赶来了。太医立刻给老奶奶诊脉,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药材,让侍从去旁边的临时灶房煎药。“老人家只是受了风寒,加上连日劳累,身子有些虚弱,喝几副药就能好转。”太医一边收拾药箱,一边对老伯伯说,“我再给您开个方子,平时多给老人家熬点小米粥,补补身子。”
老伯伯连连道谢,嘴里不停地说着“陛下圣明”。风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父皇肩上的担子好重。以前在京城,他只知道父皇每天要处理很多奏折,却不知道这些奏折背后,都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安危。
安置点的角落,几个工匠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慕容冷越走过去,问道:“重建家园的方案,你们有眉目了吗?”
为首的工匠连忙上前回话:“回陛下,我们打算先把被洪水冲垮的房屋清理干净,然后选用结实的木料和砖石,按照之前的村落布局重建房屋。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木料都被洪水泡坏了,附近的山林里能砍伐的树木也有限,恐怕不够用。”
慕容冷越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从邻省调运木料,让驿站做好衔接,务必尽快把木料送过来。另外,重建房屋时,要考虑到防洪,地基一定要打牢,屋顶的排水也要做好,避免下次再遇到水灾时,房屋还会被冲垮。”
工匠们连忙点头,把慕容冷越的叮嘱记了下来。
风澈看着工匠们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怀里的木剑。那木剑是父皇亲手为他做的,上面刻着“守土”二字。以前他以为“守土”就是守护好国家的土地,不让外敌入侵,可现在他明白了,“守土”不仅仅是守护土地,还要守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他们能有安稳的家,能吃饱穿暖。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置点里升起了几堆篝火,百姓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缝补衣服,有的在给孩子讲故事,还有的在讨论着重建家园后的生活,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风澈和慕容冷越、风染霜坐在篝火旁,听着百姓们的交谈,心里也渐渐踏实了下来。
“父皇,你看,他们好像不那么难过了。”风澈指着不远处正在说笑的几个百姓,小声说道。
慕容冷越点点头,目光温柔:“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有安稳的家,有饭吃,他们就会很满足。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时,一个手里拿着笛子的少年,走到篝火旁坐了下来。他拿出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扬的曲子。那曲子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又有着一丝坚韧,在寂静的夜晚里,格外动人。百姓们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曲子,脸上满是向往。风澈也听得入了迷,他想起在草原上,***曾给他唱过草原的歌谣,那歌谣充满了力量,而这首笛子曲,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