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嗟乎!天行不息,地道无疆。寒暑推迁而成岁,江河奔注以朝洋。圣人法天,故通变而不滞;百姓乐化,故趋事而如狂。器惟求乎利用,法必协乎时康。变苟宜乎今俗,虽异古而奚伤?神而化之,鼓舞尽神之妙;推而行之,勉励不倦之方。永绥兆姓,咸仰耿光!”

        陆北顾思绪如江河奔涌,笔端似有神助。

        在他的笔下,燧人钻木、有巢构庐的远古图景重现;刳木为舟、服牛乘马的文明创举跃然纸上;三代尚忠、尚质、尚文的历史变迁;王莽泥古的徒劳、蔡伦创新的功绩一个个典故,在限韵的框架下,被精准地安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构成一幅宏大的“通变便民”历史画卷。

        当最后四个字“咸仰耿光”在草稿纸上落定,陆北顾只觉得强大的掌控感充盈心间。

        整篇赋文,六百余字,从破题到收束,一气呵成,毫厘不爽!

        更是紧扣“通变便民”核心,层层递进,首段总论“变”之必要,二段铺陈上古圣人制器利民的“通变”实例,三段论述“变”乃顺应民心、时代所需,四段以历史典故正反论证“通变”与“泥古”之得失,末段升华,以天道运行不息类比圣人通变不息,点明“通变”是使民“勉励不倦”的根本,呼应开头,收束全篇。

        通篇以四六骈文为主,句式工整,其用韵之精准、对仗之精严、用典之贴切、义理之层层递进,皆是他此刻所能达到的极致。

        陆北顾放下笔,活动了一下因专注而有些僵硬的指关节,将草稿纸从头至尾,逐字逐句、逐韵逐典地仔细核对。

        确认无误后,这才重新拿起笔,蘸满新墨,神色肃然地开始往正式的考卷上誊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mayastarli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