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散后,那份文稿并未被束之高阁。
中风后行动有些迟缓的赵祯,乘坐腰舆回到福宁殿寝宫时,那份誊抄工整的稿纸,依旧被他握在手中。
福宁殿内,烛火通明。
殿内陈设雅致,透着一种与主人气质相符的克制。
赵祯在宫女的伺候下卸下常服,换上宽松的燕居常袍,眉宇间那经筵时被刻意压下的浓重疲惫神色,才一点点显露出来。
他倚在临窗的软榻上缓了好半天之后,手中那份文稿才再次展开,他的目光落在“制衡之枢常在,公道之门常开”那一行字上,久久未动。
殿内侍奉的宫人皆屏息凝神,动作轻巧如猫。
这时,福康公主赵徽柔,这位赵祯最宠爱也最信任的长女,轻移莲步,端着一盏温热的汤走了过来。
她年方十八,容颜清丽,气质温婉中带着皇家的雍容气度,自从今年春天因着赵祯身体欠安,她几乎日日侍奉在侧,亲自照料饮食起居。
“父皇,该用些汤了,今日经筵可是累了?”
赵徽柔声音轻柔,如同春风拂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