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包拯的“权知开封府”,以及王安石的“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拥有的实际权力和管辖的范围,其实是远远超出寻常州、军一级行政单位的。
“清明坊?你的意思是,虹桥?”
包拯敏锐地发现了王安石的意图。
王安石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虹桥!在下选这里理由有三。”
“其一,位置要害,牵动全局!虹桥乃汴河入城的咽喉之处,水陆交汇,商贾云集,是开封城外最繁华、最混乱,也是利益纠葛最深的市集之一,三教九流盘根错节。在此处试点,一旦成功则威慑四方,其经验可迅速推广至其他坊,乃至镇、县。”
“其二,积弊深重,民怨沸腾!此地胥吏欺行霸市强索‘常例’,商贩亦凭借贿赂胥吏而公然短斤缺两、偷漏商税,甚至还有胥吏勾结青皮无赖等情状,早已都是公开的秘密,周围百姓对此民怨极大,在此动手顺应民心、得道多助。”
“其三,事务集中,便于立规!开封城内百万人口,平素开封府需要管理的最常见事务,其实就是市场,而市场正是胥吏欺上瞒下的重灾区,其整顿核心便是度量衡、物价、税收、治安、纠纷调解这些事务,这些事情都相对易于制定清晰的规则,也便于观察效果。”
包拯没有马上答复王安石,但心中却快速地思索了起来。
虹桥扼汴河咽喉,东京漕运命脉,每日钱货如流水。
胥吏仗着丈量、抽税、‘调解’之权,上下其手,不仅官秤他们能调,商税收取更是说一不二,商户稍有不从,便是刁难勒索,甚至勾结青皮无赖进行殴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