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张载的“气”、程颢的“心性”、程颐的“礼即理”,这些探索在传统儒生看来,或失之空疏,或迹近异端,或过于刻板。

        毕竟,这些哲学家,此时也都年轻,思想尚处于萌芽期,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大成期。

        所以他们的这些本身理论体系就不完备,漏洞百出的思想萌芽,也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故此,对于这些青松社成员来讲,虽然都是主张,但却远不如欧阳修倡导的“涤荡太学体”令人认同。

        但从开始到现在,始终沉默不语的陆北顾不这么认为。

        他看到的,是华夏思想史的长河在此刻剧烈拐弯!

        张载那对“气”的执着叩问,程颢那灵动的心性感悟,程颐那严谨的礼学路径,这三股在历史深处刚刚涌出的泉流,虽方向各异,水势强弱不同,甚至彼此间还存在着微妙的排斥与吸引,在后世更是会分裂成“气学”、“理学”、“心学”等儒学的不同学术流派,但它们此时共同的目标,都是要冲垮汉唐注疏筑起的千年堤坝,为儒学寻找新的源头活水!

        这正是大宋儒学复兴运动的起点。

        他们此刻的探索虽稚嫩、非系统,甚至带着佛老交锋的痕迹,分野也已现端倪,却充满了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

        而从时间上来讲,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主导的古文运动,陆北顾注定只是被影响者,但尚未正式开始的儒学复兴运动,他却可以成为影响无数后人的重要参与者!

        因为陆北顾很清楚,古文运动,只能影响一时,而儒学复兴运动的结果,却会深刻地影响华夏往后数百年社会的方方面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