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虽然只是字,但所有人都知道,作为史论出现的这两个字,有且只有指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司马仲达!
此人一生功过,毁誉参半,在儒家正统史观中,其几乎是与“忠臣”二字绝缘的典型反例,然而其隐忍权谋、奠定西晋基业的功业,又令人无法忽视。
以其为题作史论,能阐发的方向非常多,诸如“忠义”、“权变”、“王道”等等,随便一下想就是一大堆,而且每一个都能看出学子的立意高下与学问根底。
不得不说,作为史论题目,可谓妙极。
胡瑗放下心来。
刘几擅长的,太学体那奇崛险怪、标新立异的风格,在此类论题上最能大放异彩。
杨安国则心头一紧,担忧地看向陆北顾三人。
程颢与程颐对视一眼,神情都变得极为凝重,在他们看来,此题核心在于“忠奸之辨”,正是濂溪先生“诚”、“仁”之学可大放异彩之处,但如何立论既能切中要害,又不落俗套,还要力压太学体的锋芒,难度极大。
陆北顾心中却是念头飞转。
司马懿后世评价虽多贬斥,但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其对三国时代的巨大影响,绝非一个简单的“奸臣”标签所能概括。
这题,大有可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