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陆北顾心头微动,赵抃果然目光如炬。

        他不再犹豫,从怀中取出那两封书信,把事情说了。

        张方平写给欧阳修的信,是当着赵抃写的,赵抃知道。

        而不久前宋祁给宋庠写的家信,委托给陆北顾转交,这事才是关键。

        毕竟,宋庠身为前宰相,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在五月刚从许州任上调离,回到开封之后,官家只是诏令其随中书门下官员班次参加朝会,出入仪仗参照宰相标准,却并未有新的任用,显然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赵抃轻轻将两封信放在案上,看向陆北顾,眼神温和:“你能想到先来问我,这份谨慎是对的。”

        他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似乎在斟酌言辞。

        片刻后,赵抃缓缓道:“欧阳永叔与宋公序,俱是国之重臣,文坛泰斗。欧阳永叔锐意革新文风,提倡古文,反对西昆浮华,虽阻力不小,然其心可嘉,其志可佩。公序兄则更重典章礼制,向来持重端方二人道或有不同,然皆为社稷股肱,私谊虽不亲密,却也并无龃龉倾轧之事。”

        他顿了顿,看着陆北顾认真聆听的神情,继续道:“更何况张安道不日就将复任三司使,此信由你呈上,欧阳永叔必欣然接纳。至于宋子京的家书,你只管送去便是,宋公序于公事上或与其弟见解不同,但兄弟之情,血脉之亲,岂是外物可断?便是宋公序真跟谁有隙,你送家书,乃人之常情,也无人会因此见怪。”

        “这么说,宋公序还是与人有隙?”

        陆北顾问的小心,但赵抃知道,要是避而不谈,他这个学生心里肯定不踏实。

        于是,赵抃解释道:“有肯定是有的,也不是什么秘密,宋公序一向与文宽夫(文彦博)、包希仁(包拯)不睦,皇祐三年包希仁弹劾宋公序‘不戢子弟,在政无所建明’,宋公序因此罢相,私下曾说包希仁‘只以峭直邀名’.不过现在文宽夫也顾不上宋公序了,正忙着跟刘沆斗法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