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定窑白瓷茶盏被轻轻放在各人面前,盏内茶汤色泽明亮,热气袅袅,散发出清雅悠长的香气。
随后茶博士手持银瓶,为客人徐徐点注,姿态优雅。
茶盏旁,还配有几小碟细盐等调料.这是宋时点茶饮茶的习惯之一,可根据个人口味微量添加。
“建州团茶。”
欧阳修抬了抬下巴颏,看着下首的晏几道,说着:“还得是丁晋公会喝啊,这一块茶饼不便宜吧?”
丁晋公指的就是真宗朝的宰执丁谓,建州团茶这种小茶饼,正是始制于丁谓任福建转运使之时,最初是专供禁中饮用的,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可饮用的人群在仁宗朝开始逐步扩散。
而建州团茶也是有等级的,虽然都统称“大小龙凤团茶”,但其实里面的说法很多。
团茶依据采制的时间、场地、芽状和品位,分很多档,学名叫“纲次”,有细色五纲、粗色七纲,细色五纲并列有各纲品名和入贡数,粗色七纲未列品名,仅分纲列入贡数,而除了这些官焙,民间还有私焙。
“没什么便不便宜的,能入得欧阳公的口,自然是这些茶饼的荣幸。”晏几道莞尔道。
晏殊当了这么多年宰执,如今刚刚去世,人情冷暖当然是有,但要说晏几道的生活水平马上就大跌一截,那也不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