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陆北顾注意到苏洵的反应有些微妙。

        这位以雄辩史论见长的文豪,在听到“诗赋”二字时,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并未像下午那样提笔构思,只是端坐着,目光落在摇曳的烛火上,似乎有些出神,又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接下来,苏洵并未有如下午史论那般惊人的表现,他所做的诗赋也不算差,但也说不上有多好,似乎文学技能点,就完全没点在诗词赋上面。

        而这种表现,也解释了苏洵为何考了二十二年都没考中进士。

        因为他并非是全能的。

        科举,总归是要看“短板”的,从理论上讲,想要考中进士,必须要不存在明显短板,各科水平都很强才行。

        如果只有一块“长板”特别长,其他的达不到平均水平,那“长板”再长也没用。

        王静之这位先生的水平同样不差,或许跟赵抃这种诗坛大家比不了,但教他们这些州学生已经足够了。

        尤其是在应试诗赋方面,更是传授给他们不少实用技巧。

        一天的课程下来,陆北顾只觉得全是收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