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神话传说,通常来讲都有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正如陆北顾在合江县的沐佛节所见,现在的《西游记》,才刚刚演变出猴行者和深沙神两个角色形象。

        所以基于《西游记》进行二创的《封神演义》连影子都没有呢。

        而之所以想到《封神演义》,是因为陆北顾刚才一听到韩子瑜所说的“童谣”,那故事肯定需要符合孩童们的传唱喜好,而且不能太复杂。

        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如今整座泸川城被大水所内外侵袭,那么还有什么故事,比“水淹陈塘关哪吒降龙”更合适的呢?

        实际上,哪吒这一形象,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的,而与龙王产生关联,则是要追溯到唐朝的时候了敦煌壁画《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就描绘了哪吒与龙王共处一画的场景。

        而最经典的“抽龙筋”这个剧情,在如今的仁宗朝,也刚刚有个雏形,也就是佛经《佛说最上秘密那拿天经》所提到的哪吒“以龙为络腋、为腰绦”。

        至于哪吒降龙,得等到元代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了,这里面才出现哪吒以孩童形象降服独角逆鳞龙,标志着整个故事从宗教文本向民间演绎的过渡。

        沉思片刻,陆北顾打算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的哪吒形象,结合目前泸川城的现状稍作改编,来写一个易于儿童传唱的神话故事。

        而这个神话故事,情节显然不能太过复杂,文辞也不能太过讲究。

        要是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普通市井百姓根本看不懂,就更别说传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