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因为分舍考试关系到所有学子的前途和州学的资源分配,所以判卷流程极其严格。

        首先是糊名、誊录,然后才由学官们交叉批阅。

        帖经、墨义相对客观,有标准答案,批阅较快。

        诗赋和策论则是最耗时的,尤其是策论,需要仔细审阅立意、论证、文采、经史功底。

        负责批阅策论卷的,正是州学里以学问精深、要求严格著称的几位学官,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学官,正凝神看着手中一份誊录好的策论卷。

        卷首破题那句“守成之世易为功,开创之君难为法”,便让他浑浊的老眼骤然一亮。

        接着看下去,整篇史论观点鲜明,气势雄浑,史实运用精准,得失分析透彻,典故也是信手拈来,更妙的是结尾处那“《春秋》责贤者备”的点睛之笔,将史论拔高到经义高度。

        “好!好一篇雄文!”

        老学官忍不住拍案叫绝,引得周围几位学官纷纷侧目。

        “破题精警,立论高远,论据翔实,文气贯通!更难得的是,经史融合得如此自然贴切!”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卷首,想记住编号,然后等登完成绩看看到底是哪位老成持重的上舍生所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