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笔记更加结构化,分门别类,如同在构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知识堡垒,而四层这些珍贵的题卷和批注,就是最优质的砖石。
窗外,日影西斜。
当黄昏的暮色再次笼罩藏书楼时,陆北顾眼中虽难掩疲惫,但那份因知识充盈、思路贯通而带来的自信光芒,却比昨日更加明亮。
这宝贵的三十六个时辰里,他已渡过了最艰难的“破障”阶段,剩下的,是更高效的积累、打磨与巩固,那扇通往更高境界的门已被他撬开了一道缝隙,门后的光明,正清晰地映照在他的眼底。
两名杂役再次带着葫芦灯、唧筒和麻搭上来,点亮了这片小小的书案天地。
陆北顾对着灯光,翻开了另一本记录着真题的题卷,眼神锐利如刀,准备迎接又一个夜晚的鏖战。
真正的蜕变,就在这寂静无声的、思考与笔耕之中。
时间在陆北顾忘我的汲取中飞速流逝,第三日清晨,当寅时的钟声再次穿透沉寂,他坐起身没有片刻犹豫,立刻请杂役点燃葫芦灯,再次扑向书案。
经过两日高强度的、思考、记录和模仿,他的大脑仿佛被重新淬炼过。
之前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的精妙破题,如今扫一眼便能抓住核心;那些考官批语中隐晦的倾向,也如同写在明处般清晰可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