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顾受宠若惊,连忙上前搀扶。
李畋拄着虬枝杖,步伐虽慢却意外地稳健。
两人沿着溪边小径缓步而行,夏日的阳光透过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这篇《六国论》。”李畋开门见山,“不只是为了迎新雅集而写吧?”
陆北顾心头一震,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必紧张。”老人和蔼地笑了笑,“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看得出你字里行间对时局的关切。”
“白沙先生明鉴。”陆北顾老实承认,“学生确实有感于当今天下之弊,借六国旧事以抒己见。”
“嗯。”
李畋点点头:“见解不错,不过在州学或许有不少学官买账,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可就未必如此了.这世上,反对新政的人比支持新政的人要多得多。”
“学生明白,但学生以为学术贵在求真,不在迎合。”
李畋闻言大笑,笑声惊起了竹林中的几只山雀:“好一个‘不在迎合’!年轻人有这般气魄,老夫喜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