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抓耳挠腮,有人来回踱步,更有人干脆盘腿坐下,闭目苦思。
山风卷着松涛,将零碎的交谈声吹散在云雾间。
陆北顾寻了个案几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狗子无佛性”这桩公案他是知道的,与“庭前柏树子”一样,都是出自前唐赵州从谂禅师之口。
公案原文很短,《赵州录》载“僧人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曰:‘无’。”
但这是典型的字少事大。
或许对于不懂禅宗发展史的人来讲,这完全是个听起来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搞笑的对话,可实际上,赵州从谂禅师的这个回答,直接否定了《涅槃经》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经典教义,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场思想地震。
简单来讲,意思就是赵州从谂禅师通过“狗子无佛性”制造了一个逻辑悖论——若承许佛性普遍性,则违经说;若否定佛性存在,则毁佛法根基。
而这桩公案,一直从前唐被争论到了如今的大宋。
至于真正可靠的解法之一,便是数十年后大慧宗杲禅师将此公案提炼为“无”字话头,要求学佛者“提撕此‘无’字,如金刚王宝剑,拟议即丧身失命”了。
“佛性本空,狗子自然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