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去啦,去啦!”老冯搓着手,脸上皱纹舒展开来,“今天运气不错,捞到好几条大鲈鱼,刚让老婆子拿去市上......可惜了,只换回来1200文铁钱。”

        1200文铁钱听着很多,实际上兑换铜钱的话,也只是100文左右而已。

        “不能换铜钱吗?”

        “嗐。”提到这个问题老冯也有些无奈,“鱼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人家就给铁钱,爱卖不卖,亏也只能亏点了。”

        大宋开国之初,蜀地沿用后蜀铸币的政策,主要流通铁钱,但铁钱价值低、重量大,有时候买一匹布就需两万文铁钱,重达好几百斤,所以蜀地百姓对此非常厌恶。

        但没办法,五代十国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把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打回了原始状态,而大宋朝廷一方面是确实缺铜,另一方面对于很容易自成体系的蜀地也始终抱有警惕心理。

        因此,蜀地的铁钱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朝廷在雅州百丈县增设了铁钱监大量铸钱,导致问题愈发严重。

        到了现在的仁宗朝,铁钱与铜钱的兑换比例逐渐稳定在10:1,但铁钱的购买力就是不如铜钱。

        所以对于卖方来讲,如果手中的商品比较稀缺,那就能换铜钱,但如果只是普通货色,不想收铁钱也得收着。

        这种别扭的双货币并行体制,并未随着交子的出现而得到改善,蜀地百姓依旧保守困扰,甚至到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每个人都想要把铜钱存起来花铁钱,但事实上却往往事与愿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