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用现代汉语来找参照物,去找更接近宋代汉语的方言,那就是客家话和吴语。
客家话的特点是完整保留了宋代汉语的入声韵尾,而且通常有6-7个声调,接近宋代汉语的八调体系,调值分化细致。
并且客家话是有跟宋代汉语相同的虚词用法的,比如“系”(是)、“冇”(无)、“啱”(刚),且句末语气词丰富,如“咩”“噃”等等。
除此以外,客家话还有很多的古音,比如“行”(hang)“食”(siak)等等,都跟宋代汉语发音极为相似。
吴语的特点则是保留了宋代汉语的全浊声母,并且入声分阴阳,因此用吴侬软语来唱宋词,通常会比用现代汉语来唱听起来要顺耳的多。
而说回此处,从单个字的平仄判断来看,四字的平仄属性倒是没问题。
但问题是,写诗赋不是对对联!
要的不仅仅是平仄相对,甚至可以说,在骈文或诗赋的对仗中,单纯的平仄相对只是基础内容,进阶一点,就需要讲究“仄顶仄,平顶平”的交替之美。
相信一般人琢磨到这里,就已经开始晕了。
好在陆北顾的理解能力相当到位,还是能跟上赵抃的教学思路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