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陆北顾作揖后连忙接过了樟木书匣,入手很沉。

        樟木天然就有防虫、防潮的特性,能有效保护书籍免受环境损害,在书匣材料里是仅次于楠木的存在,可以说这个不小的书匣就已经很值钱了。

        “打开看看。”张方平说道。

        陆北顾当着几人的面打开了樟木书匣,这种藏书用具是一个“五面匣子加可抽盖子”的结构,便于存取且密封性较好,里面放着足足十二卷《春秋尊王发微》,边口都是用细竹条加固的,再以带子和别子系紧。

        他打开翻看了一下,书页已经有些泛黄了,明显是有年头的,而且上面记载的手记相当深奥,以他现在的经学水平很多东西完全看不懂。

        “有看不懂的很正常,记住一句话就行了。”

        看出了他的疑惑,张方平随口背道:“夫知《春秋》者莫如孟子,不过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耳,使二百四十二年中无人非乱臣贼子,亦何至由天王以及诸侯、大夫无一人一事不加诛绝者乎?过于深求而反失《春秋》之本旨者,实自复始。”

        陆北顾细细思量,旋即恍然。

        ——哪有什么春秋历史?说的不过是五代战乱罢了。

        正因为大宋太怕再出现一个遍地乱臣贼子的世道,所以才要重视孙复和石介主张“尊王攘夷”的泰山学派,这也是把泰山学派对于《春秋》的学说作为如今科举考试标准答案的原因。

        “相公提点精妙,学生受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