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所以如果不是科举这条路实在是走不通,一般的士人不会选择走荐举这条路。

        但是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怎么可能有人有才华到了足够让高官赏识的地步,又走不通科举这条路呢?

        有的,包有的。

        譬如......苏洵。

        诸葛亮当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初出茅庐,直到写《出师表》,也不过是二十一年。

        但这位老兄,截止到现在,考科举已经足足考了二十二年了,还没中进士。

        这可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存在,就算因为文学技能点全都点到了“散文”这一项上,偏科有些厉害,但是天赋才华都在那明摆着呢,考科举肯定也比绝大多数考生都强吧?

        然而,努力也努力了,就是考不上进士。

        甚至苏洵在州学考举人,也不是一次就考上的。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苏洵策论写的多好,如何苦背帖经,在诗赋、墨义这两项上面,卷王们总是能通过极致的操作,把分数差拉开。

        ——所以真的不要觉得在大宋考科举容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