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表面上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县试,但这里是有信息差的,那就是千万不要拿现代的交通速度来衡量古代。
成都至合江走水路顺长江而下速度稍微快点,但返程也得六七天,而合江到成都如果赶时间是不能溯江走水路的,必须得走沿江铺设的陆路官道。
虽然大宋的官道建的还算很完备,每隔20里有个递铺,每隔40里则有驿站,但两地之间走陆路,就算是骑马,只要不是玩命狂奔,那也得十天左右才能到。
再加上在成都也不可能只待一天就回来吧?
故此,表面上还有两个多月才考县试,实际上陆北顾只有一个月出头的准备时间了。
而提高成绩这件事情不仅时间紧,而且任务重。
因为他除了策论,其他都得补上来。
考试内容里,诗赋、墨义、帖经这三项,里面最好提升的是帖经,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
寻常士子只要肯下苦工夫背《论语》,十道题也能对个六、七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考试的时候除了会记不清以外,出题的人也可能很变态。
变态到什么程度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