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走科举这条路呢?或许还能赶得上明年的龙虎榜?”
现在是嘉祐元年的春天,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夏天进州学,秋天参加州试,明年就能进京参加礼部省试乃至殿试了。
而科举这条路,对于陆北顾来讲,并不耽误他当文豪,反而是一条真正能够实现社会阶层跃升的道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靠自己能力考个稳定编制不香吗?
毕竟大宋的科举制度可是相当公平的,自宋太祖立国至如今的嘉祐年间,纯底层牛马出身的宰执两个手都数不过来,普通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者,更是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
这要是放到前唐,考科举?考个屁!
李白都没资格参加考试,杜甫考了两次都没考上最后放弃了。
跟才华都没关系,你有多大才华都没用,因为人家卷子压根不糊名!
你不是五姓七望出身还想考科举中进士?做梦呢。
所以,既然现在大宋有这个靠自己真本事鱼跃龙门的条件,还是好好珍惜吧。
而且大宋不杀士大夫,以后进了庙堂,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不断被贬官......身体好当旅游了呗。
整体而言,走科举这条路,利远于大于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