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文豪 >
        而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嗤笑。

        陆北顾不用回头也知道,定是县学里那些富家子弟。

        前身记忆中,这些人最喜欺辱寒门学子,尤以在县学内成绩第一的何聪为首,此人家中经营着合江县最豪华的酒楼。

        “陆兄额头带伤,莫不是昨夜悬梁刺股刺到脑子上了?”何聪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可惜策论不比诗赋,没有取巧法子。”

        说起来,前身之所以会选择在今日一了百了,也有对策论考试恐惧的缘故。

        大宋在庆历新政以后,在地方上建立了“县学-州学”两级教育体系,想要参加科举就必须通过县试,由县学进入州学,否则没有资格参加州试②。

        偏偏庆历新政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改制,从注重诗赋改为策论,经义也开始注重阐述个人理解。

        这次版本大更新,对前身这种小镇做题家而言无疑是不太友好的。

        原因很简单,若是考诗赋还能准备点万用模板,毕竟诗赋有固定韵脚和题材。

        但策论考察的核心却是学子对时政的见解,在这个信息极度闭塞的时代,前身这种连州城都没去过的寒门子弟,能写好才有鬼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