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矜持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我会好好想想,如果真的能成的话,对我大庆的江山也有好处。”
“父皇,这是我整理的一份武经,里面是我对于武道的理解,您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把他刊发天下,另外,我还准备在大庆各地建立武学,教导世人修炼武道,这是人人如龙的第一步。”
“嗯?!”庆帝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那薄薄的小册子,翻开第一页,面皮便抽动了起来。
“天不生我李承乾,武道万古如长夜。”
“余八岁习武,九岁入四品,十岁初明武学真谛……”
逼气勃发的开头正是照抄他当年送给楚王的小册子,还是那个味道,一点都没变。
忍着心中的郁闷,看完第一页,第二页便开始出现真东西了。
“武道修行,若苦海行舟,肉身为船,元气为桨,神魂为本,当求于内而用于外,先固船身,易筋骨、强气血、拓经脉、定穴窍,以元气为引,凝聚意志,稳固神魂,操用天地……”
比起上一次他送给楚王的,这一次,李承乾更加详细的讲解了自己对于武道的认知,譬如如何稳固船身,如何易筋骨、强气血等方法,直指此界武道最大的弊端,即身体这个船儿还没有稳固,在百日筑基之后便开始吸纳转化天地元气,虽然看起来速度快,但是却限制了武道的上限,因此,想要走到最高,在修炼真气功法之前,百日筑基之后,还得进一步的完善身体架构,多出了一个境界,即锻体境。
在筑基的基础上,从皮肉、筋骨、气血三个方面强化自己的体魄,使自己的身体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时,再修炼真气,这样修炼起来,不仅速度能够大幅提升,而且上限也会变的极高,特别是晋入上三品境界的瓶颈几乎就会消失。
庆帝也是大宗师,对于武学也是有着极深的研究的,否则不会有如此的成就,但就是这位大宗师,看着李承乾拿出来的小册子,很快便沉浸其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出了一口气道,“承乾哪,你真的要将这东西传播出去?”
“不然呢?!”李承乾笑道,“我是武圣人啊,自然要将我的武学理念散播出去,让天下武者都照着我定下来的道路走,否则,怎么敢自称武圣人呢?!圣人嘛,当然要传道授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