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大皇子,这位爷在西北有着灭国之功,一举解除了困扰了三百年的西北边患,功劳之大,无出其右,庆帝龙颜大悦,当场加封大皇子李承宁为楚王,晋宁妃为贵妃,后又大赏些次西征的有功之臣,光是侯爵就封出去三个,这些人,都是大皇子,或者说楚王的心腹之人。
本来这样大封武将,文官们一定是有话要说的,倒也不是为了压制武将,而是大皇子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
一个实权,还是有兵权皇子,下面养一大堆骄兵悍将,全都拿了大量的封赏,还没有交出兵权!
这是要干什么?要易储么?
哦,无法在名义上给你太子的位置,将来你就靠着老子给你的兵马硬夺这个天下吧?
是这个意思吗?
放到任何一个其他的朝代,这样的场合,会有许多文臣死谏的,但今天,只有廖廖几个没有分量的人站出来,请皇帝三思后,整件事情便通过了。
过于丝滑。
赏完大皇子,接下来便是赏使北的使节团了,使节团成功完成任务,划定了新的边界,迎回了北齐长公主,大涨国威。自是有一番恩赏。虽然比不上大皇子,哦,楚王,但也比平常要厚实的多。
特别是范闲,直接官升两级,升为从五品的礼部员外郎,并着与晨郡主择日成婚。
这又是与原著不同的地方,在原著中,范闲因殿中抄诗,早早的就成了五品太学奉正,在出使之前便大婚了,可是经过了李承乾的一番搅和,他没成诗仙,官也升的没那么快,再加上李承乾这个不要脸的先截胡了范若若,太子大婚占据了出使北齐之前的大部分精力,所以在出使北齐之后,范闲未及大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