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世界各国乱成一锅粥,各种召开紧急会议面对无极量子超算中心带来的‘威胁’时。
另一边,华国,金陵。
川海材料研究所的总部,一间宽敞的实验室中,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正分别站在不同的实验设备面前紧张的盯着上面的数据脸上均带着凝重的表情。
这些研究员都是锂空气电池研究实验室的,而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锂空气电池的研发。
但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他们已经困在这上面好几年了。
在今年下半年的时候,锂空气电池研究实验室抛弃了原本传统碳基材料易与锂氧化物材料,重新调整了正极材料,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隔离交换膜取代了前者。
尽管实验数据显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利用后者他们将锂空气电池的循环次数提升至120次以上,而纳米结构设计也显然增大反应活性面积。
但负责与空气进行交换氧气维持电解液反应的隔膜膜仍然有着不少的问题。
比如平衡孔隙率与机械强度远远达不到指标,隔离膜难以阻挡氮气的进入,这会生成生成不稳定的Li3N等副产品,直接破坏容量等等问题。
看着那宛如股市暴跌一般锂盐含量曲线图,前些年从厦门大学那边挖过来的材料学教授罗林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看样子我们这次的设计又报废了。”
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是电池中最重要的核心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氧气送入锂电池中,隔离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他‘有害’的杂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