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火星地球化工程的总部大楼中,不得不说,主持一场超过一百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工程合作会议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
前半段对驭星一号陨石撞击实验产生的探测数据与火星地质情况讨论会议还好。
在众多航天飞机、卫星、以及各国的探测设备、仪器反馈回来的铁一样的实验数据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可以争论的事情。
火星的地壳内部存在着大量可供改造使用的水冰资源、以及相对于地球内核半休眠状态的火星内核,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而且相对比那些政要高官来说,无论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地质学的教授,亦或者是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
至少在面对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件事上,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的更加配合与积极。
毕竟能参与进这种‘传奇’级别的世纪工程中,哪怕仅仅是当一枚螺丝钉,那也是见证了传奇的经历。
等未来退休以后走出去吹牛逼,都能够抬头望天,说一句你们住的火星就是劳资当年改造的!
真正争论和麻烦的,还是后续的工程施工。
驭星一号陨石的撞击实验已经证明了火星存在大量的水资源可供改造,以及火星的内核并不是一片死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